城池占有率是衡量同盟实力的重要指标,统计方式主要围绕同盟对城池的实际控制情况展开。想要准确统计,首先要明确城池的归属判定规则。只有当同盟成功将城池中心的耐久度降为零,并完成占领操作,才能算作有效控制。城区地块的占领不会直接影响城池归属,但可以作为战略布局的一部分。
统计城池占有率时,同盟管理需要关注城池的繁荣度变化。繁荣度反映了城池内资源消耗与建设的活跃程度,高繁荣度意味着该城池对同盟贡献更大。繁荣度提升主要依赖城内主城或分城的资源消耗,例如建筑升级、征兵等行为。如果城池被其他同盟攻占,繁荣度会大幅下降,直接影响占有率的稳定性。
土地开发是提升城池占有率的另一关键。城池范围内的二级至四级土地可以通过开发指令永久提升等级,从而增加资源产量和势力值。开发需要消耗政令和体力,并战胜对应等级的守军。成功开发后,土地等级不会因易主而降低,但资源加成仅对当前控制该城池的同盟生效。
同盟管理在统计城池占有率时,还需注意城池户口的影响。只有由同盟成员在建设用地上建造的分城或迁入的主城,才能享受城池加成的福利。户口数量有限,合理分配可以最大化同盟的整体收益。若城池被敌方攻占,所有户口内的成员会自动沦陷,因此巩固防御是维持占有率的重要手段。
进攻方往往会集中火力攻打城池中心,而防守方则需要依托高级土地和战略建筑拖延对手。同盟管理应定期更新占领列表,结合繁荣度、土地开发进度和户口分布,综合评估实际控制力,从而制定下一步的扩张或防守策略。